龍湫寶塔
莊世平(1911—2007),出生于廣東省普寧縣果隴村(今屬廣東省普寧市),早在1949年便在香港創辦南洋商業銀行,第二年創辦澳門南通銀行。他靠著自己的審時度勢,對經濟、金融的廣博知識以及不懈的努力,他在香港這個經濟社會中,逐漸擁有了巨大的影響力和凝聚力。南洋商業銀行的資本實力也在70年代一躍而成為香港中銀系統的第二位。自1959年起,歷任第二至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六屆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委員、第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2017年4月浦東中學新建體育館并命名為“世平樓”,以此來紀念校友莊世平。同年6月,莊世平先生因心力衰竭在香港逝世,享年97歲。
人物履歷
1911年,莊世平先生出生于廣東省普寧縣果隴村(今屬廣東省普寧縣)。
1934年,畢業于北京中國大學經濟系。
1934—1941年,旅居泰國,歷任新民學校副校長、中華中學訓育部主任、《中原日報》記者/編輯、泰國各界華僑抗日聯合會負責人之一等職。在泰國擔任各界華僑抗日聯合會工作期間,發動社會捐款支持八路軍、新四軍、東江縱隊并動員學生、青年回國參加抗戰。
1942—45年在內地西南地區從事經濟工作,并建立溝通後方和東南亞交通網點。
1945—47年與愛國華僑籌辦安達公司,任曼谷安達公司經理,總代理蘇聯影片在東南亞地區(包括香港)的發行和放映以及蘇聯其他商品的經銷。
1947—49年抵香港,籌辦南洋商業銀行和澳門南通銀行。
1949—86年創辦南洋商業銀行和澳門南通銀行,任南洋商業銀行董事長。歷任中國銀行港澳管理處副主任、華僑商業銀行常務董事、集友銀行副董事長、僑光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等職;1959年起,歷任二至六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六屆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委員;第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常委。
1986年退休後,榮任南洋商業銀行名譽董事長至今。
1989年榮獲汕頭市人民政府授予“汕頭市榮譽市民’稱號。
1996年榮獲揭陽市人民政府授予“揭陽市榮譽市民”稱號。
1996年12月被選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委員。
1997年任中華海外聯誼會副會長。
1997年 12月榮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授予“大紫荊勛章”(GMB)。同年12月,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會議主席團成員。
1998年榮獲深圳市人民政府授予“深圳市榮譽市民”稱號。
2001年12月,莊世平率香港地區全國政協委員視察廣州時,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李長春親切會見。
2004年7月,第七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莊世平連任全國僑聯副主席。
2007年6月2日,莊世平先生因心力衰竭在香港去世,享年97歲。
人物事跡
1911年(辛亥年),莊世平先生出生在廣東省普寧縣果隴村的書香大家庭,少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的熏陶。12歲離別家鄉到汕頭營別中學讀書,爾后求學于汕頭、廈門和北平(今北京)。1930—1933年在北平中國大學經濟系學習期間,積極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動。抗日戰爭時期,為宣傳抗日,他歷經艱難險阻,將個人安危置身度外,奔走于東南亞以及祖國邊陲等地,將廣大華僑以及愛國人士資源抗戰的物資,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國內的抗日戰爭根據地,為抗日戰爭的勝利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全國解放前夕,他積極參與創辦“南方人民銀行”,發行“南方券”支援南方的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後,莊世平先生又以金融實業家的豐富經驗和過人膽識,為完善我國的金融機制,在國內和香港等地,為保護境外國有資產,發展我國金融事業,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受到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多次贊揚。
1949年 12月 14日,由他創辦的南洋商業銀行在香港開業當天,銀行的上空升起了全港第一面五星紅旗,這不僅反映了香港和海外僑胞對新中國誕生的喜悅之情,還旗幟鮮明地向外界表明自己擁護新中國,支持新中國的立場,這在當時還處于英國殖民者統治的香港,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氣和膽識啊!在他領導并主持南洋商業銀行的三十六年間,銀行由小到大,由 1949年創辦時僅18個人和借貸1萬美元起家,發展成為擁有50家分行、員工2000多人、總資產達733億港元的實力雄厚的現代化商業銀行,這些成就的取得,與莊世平先生的銳意進取、任勞任怨和扎根香港、服務社會的精神是分不開的。由于南洋商業銀行是新中國成立後在香港旗幟鮮明、立場堅定的金融機構,對新中國經濟的恢復作出了重大貢獻。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莊世平先生以古稀之年,仍不辭辛苦,殫精竭慮,為我國經濟特區的創辦、發展和引進資金、項目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1979年為廣東省委、省政府創辦經濟特區提供有關世界經濟動向和有關經濟特區的大量資料,并參與經濟特區一些政策法規的制訂;
——率先在深圳經濟特區設立南洋商業銀行深圳分行,成為第一個在我國經濟特區設立分行的外資銀行;
——率先在我國大陸發行港澳通用的信用卡——發達卡,促進內地銀行信用業務的興起和發展;
——率先在深圳經濟特區組織國際性銀團貸款,支持大型高新技術,推動合資工業項目的引進和建設;
——他提出的關于“允許外資銀行和保險公司在特區設立”的建議獲采納,被列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中,對我國特區引進資金項目、促進經濟特區發展以及對我國引資工作起積極的推動作用,有力支持祖國的改革開放事業。
人物貢獻
對于家鄉的各項建設事業、公益事業,莊老更是傾注了一腔心血。
在潮汕地區創辦一所綜合大學,是潮汕人民夢寐以求的熱切期望,也是海外潮人的夙愿。在莊世平先生的牽引、協助和極力促成下,李嘉誠先生捐巨資創辦了汕頭大學,圓了數千萬海內外潮人在潮汕大地創辦綜合性大學之夢。汕頭大學從籌辦、選址、勘察、設計到校董會成立、內部管理、師資力量、教職工福利等具體工作,莊世平先生都躬身親為。此外,他還和李嘉誠先生一起,努力謀求中央領導對汕大的支持,解決學校體制、師資、辦學權限等重大問題。他的這些努力,使汕頭大學的發展,更上一層樓。
此外,潮汕地區的潮汕體育館、普寧華僑中學、普寧華僑醫院等各種由華僑與港澳同胞捐資建設的項目,都離不開莊老的牽針引線和精心組織。
莊世平先生以他崇高的威望和無私奉獻精神,贏得了海外僑胞和國內人民的信賴和愛戴,帶動了廣大華僑港澳同胞為國家和家鄉的經濟建設和公益事業出資出力。
特區貢獻
深圳經濟特區的建立,為香港回歸后的經濟模式提供了參考,增強了港人的信心。莊世平為深圳特區的建立不遺余力。1979年他為廣東省委、省政府創辦經濟特區提供了大量有關世界經濟動向和有關經濟特區的資料,并參與經濟特區一些政策法規的制訂。他對中國經濟滿懷信心,率先在深圳特區設立分行,使南洋商業銀行成為第一個在我國經濟特區設立分行的港資銀行。鑒于他對深圳的特殊貢獻,1998年他被授予“深圳市榮譽市民”稱號。
家鄉貢獻
他與中國金融界有廣泛的接觸、交流。他是北京中國銀行常務董事,并任職于許多銀行、學會及公司。他對香港、大陸經濟的了解及經歷,使他贏得了港人的信任,1997年12月擔任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會議主席團成員。除長期關心香港的回歸及繁榮穩定外,他還與港澳、海外潮汕籍知名人士發起、策劃、組織捐資為潮汕地區興建醫院、學校、體育館、圖書館等,幫助提高故鄉人民的精神文明素質及科教文體事業發展。
莊世平先生的一生伴隨著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走過了將近一個世紀,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和共和國的繁榮富強,他一次又一次地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更難能可貴的是,不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建設時期,或是親人受到非難,戰友遭到誣陷,自身招致誤解,他都對國家和人民表現出摯誠的熱愛和擁戴。他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對事業腳踏實地,自強不息;對親屬以身作則,大公無私;對故里一往情深,對祖國一片丹心……拳拳赤子心,盈盈赤子情,這由自何處?
“作這一個中國人,這個根不能忘,離開了這個根還能說什么呢?只要我們的國家能夠好,這是一個總體原則。國家民族不富強,不自立,做一個中國人是很難過的。在國內大家都在一起,也許感覺不強烈,跑到外國去,這種感覺十分強烈。一個民族有幾千年的文化,怎么不能在世界上發揮我們國家的作用呢?現在中國解放了,中國人站起來了,這些都是很值得驕傲的。”他說,“人要爭口氣,不是你給我多少錢,我就服你。我們國家要富強起來,而不是一兩個人有錢的事。一個人做事業做生意當然有其渠道,但是人格、國格不能丟。對國家、對家鄉的貢獻,是應該的。”
這就是莊世平,一位創造了山一般功勛的老人偉大的人格魅力。在他的身上,深刻體現了一位中華赤子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和百折不撓的民族精神,而這,正是我們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根!
莊世平是潮汕人民的優秀兒女,是潮汕人民的驕傲。
一代僑領莊世平為祖國、為家鄉貢獻畢生精力,留下一座不朽豐碑!
后事綜述
莊世平靈柩與夫人合葬
在香港舉行完悼念和公祭活動后,2007年7月9日上午9時40分,著名社會活動家、香港知名銀行家、僑界愛國領袖、深圳市榮譽市民莊世平的靈柩經沙頭角口岸入深,與夫人合葬在深圳大鵬灣華僑墓園。
從莊老的靈柩抵達深圳到正式下葬,這場莊重而樸素的葬禮前后進行了2個小時。
據悉,2004年莊世平夫人林影平女士在深圳去世,生前與莊世平非常恩愛,兩人結婚70載成為一段佳話。莊夫人晚年患了老年癡呆癥,只吃莊世平先生給她喂的飯。那時莊世平先生已有九十多歲的高齡。但不管手頭的應酬有多少,他都會趕回家喂老太太吃飯。太太沒有醫療保健,香港住院費昂貴,老先生就將她送往深圳住院,直到老太太去世。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