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沒有不愛的薄殼迎來最肥美的季節!
龍湫寶塔是潮州八景之一。原指潮州城北面韓江河面的小洲上,建于宋代的石塔。塔下有蔥郁繁茂的樹林,有雅致幽靜的寺院,與四周的景物相輝映,構成一幅美妙綺麗的風景。初時名為“塔院維舟”,以游艇常喜系纜于此命名。又因塔邊有“龍求湫泉”,因之又名“龍湫寶塔”。可惜寶塔于清代已經倒塌,寺院也荒蕪,殘存的塔基后來也被洪水沖走去。
簡介
現在,代替此景是韓江東岸邊一座古色古香的“鳳凰塔”的風光。“鳳凰塔”是萬歷年間(1518年--1585年)知府郭子章所建,塔遙對鳳凰山,又與隔江的鳳凰臺相對而得名。塔右有北溪,早時稀水常涸,叫“涸溪”,鳳凰塔因之也名“涸溪塔”。塔為七層八面磚結構,高47.72米,基因46.6米,塔門朝西北。
鳳凰塔獨特之風采,引起歷代名士的贊美:“船如梭,橫織江中綿繡;塔作筆,仰作天下文章。” 正如鄭蘭枝所描寫的:
可惜寶塔于清代已經倒塌,寺院也荒蕪,殘存的塔基后來也被洪水沖去,小洲則因整治韓江而被炸掉,僅存水下殘基。現在,替代此景有“鳳凰塔”的風光。“鳳凰塔”是萬歷年間(1581-1585)知府郭子章所建,塔遙對鳳凰山,又與隔江的鳳凰臺相對而得名。塔右有北溪,旱時溪水常涸,叫“涸溪”,鳳凰塔因之也名“涸溪塔”。塔高十三丈七尺,基圍十四丈四尺,七層八面,磚石結構。塔建于潮州韓江東南側,正當兩股江水要沖,有如一道堤防,護住塔后一帶村落。夕陽殘照或旭日東升,水流影動,金光閃灼,甚是奇妙;每當秋高氣爽,江面平靜,碧波如鏡,水影倒映,古塔似巨柱擎天,蔚為壯觀。沿塔內扶梯登上塔頂,眺望四方美景,三山一水護古城的天然風貌,一覽無遺。
傳說
相傳明萬歷年間,潮州知府要在韓江兩岸各建一座塔以鎮湍急洪水。據說承建這兩座塔的是潮州一位著名的建筑師和他的頭手徒弟。師傅為了試一試高徒的功夫,決定各承建一座,各自設計,各自施工。師傅自己包建鳳凰塔,徒弟包建三元塔。
兩座塔同時開工,進度差不多。塔快建成時,過往行人多數稱贊徒弟的三元塔,沒有人贊賞師傅的鳳凰塔。師傅不解,就坐船到20多里的江東圓山看那三元塔。他這里摸摸,那里敲敲,確實挑不出毛病。他表面雖說連連點頭,內心卻妒嫉,于是找到徒弟說:“塔封頂那天,你我都不能從樓梯走下去,得各顯神通從塔頂跳下去。”還擇定了跳塔的時辰。做徒弟的只好點頭答應。
約好跳塔的前一晚,師傅把事先準備好的兩把傘拿出來,將其中一把叫妻子送到徒弟家里,讓徒弟明天打開這把傘從塔頂住下跳。妻子接過雨傘,她心里清楚丈夫平素的為人,藝精但嫉妒心強,她猜丈夫沒安好心,便打開雨傘檢查,果然是做過手腳的。她于心不忍,吩咐徒弟一定要換把漳州產的好傘。
第二天,兩座塔的下面圍滿了人,觀看師徒兩人跳塔。時辰一到,徒弟定神打開一把新雨傘,從三元塔從容跳下,人徐徐著地,沒受半點傷。師傅因心中有愧,遲遲不跳,圍觀的人以為他害怕不敢跳,就一齊喝倒彩。他心一慌,往西邊韓江里跳,竟忘記打開雨傘,倒栽到水里,幸有船老大救起他,才撿回性命。這只是人們對潮州工藝大師的昔時斗藝,互不服氣所編造的傳奇。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