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湫寶塔
鄭午樓(1913年11月2日—2007年11月25日),祖籍廣東省潮陽市沙隴鎮東仙村。于泰國出生.曾就讀于泰國培英、新民、易三倉等校,通曉泰、中、英三國文字。1950年與好友在曼谷創辦京華銀行,任該行董事長。青年時任泰國報德堂董事長,建成大型華僑醫院,由于聲譽高,歷任泰國銀行公會主席,潮州會館永遠名譽會長,泰國公益金委員會主席等職。
人物簡介
鄭午樓,一九一三年生于泰國曼谷為泰國華僑富商鄭子彬長子。幼時受私塾教育,少年時入培英學校和新民學校念中文和泰文,后入易三倉書院深造,修英文,因天資聰穎,勤勉好學,通曉中、英、泰三國文字,奠定日后事業成功之基礎。中學畢業后開始經商,創辦酒廠,以釀制各種啤酒著稱。
1936年起,任報德善堂董事長,從事社會公益事業。
日軍侵占泰國時,鄭午樓辭去所有社團職務,不與日軍合作,因而遭日軍逮捕。
日本投降后,中國南方數省受災,鄭午樓倡組暹羅華僑救濟祖國糧荒委員會,任該會主任。募集大米3萬多噸,親自回國監賑。曾多次榮獲泰王御賜勛章。
1950年,和友人合資在泰國創辦京華銀行,任總經理,后任董事長。該行有了78家分行,是泰國主要商業銀行之一。鄭午樓還經營保險業和酒業,熱心社會公益福利事業。從23歲起便任泰國最大慈善機構泰國華僑報德善堂董事長,成功地將該善堂的救護醫院擴建成泰國一所最現代化的全科華僑醫院。
1980年擭御賜一等白象大綬勛章。同年6月泰國國立詩納巧輩威洛大學授予鄭午樓工商管理學博士學位,并由泰王頒賜文憑。為泰國中華總商會,泰國潮州會館永遠名譽主席。
1990年十二月在報德善堂籌備八十周年慶典上創儀倡辦“華僑崇圣大學”(簡稱圣大)并率先捐獻一億銖作為建校基金。其轄下的瑪哈樂酒業有限公司也認捐一億銖。經他登高一呼,應者云集,捐款源源而來,至1999年十二月止已籌得十億銖(折合四千萬元美金)的捐款。圣大校址設在曼谷東郊挽那第十八公里處,占地一百四十萊(每萊等于二畝半)。也是由報德善堂捐獻的(價值三億二千萬銖)1992年1月舉行隆重奠基典禮,同年5月,泰皇御賜“華僑崇圣大學”泰文命名。
1992年7月正式開課,這種快捷進展,在全世界的大學創辦史上是罕見的。
創業路程
鄭午樓的事業是從就業開始的。
在泰國,酒的生產與銷售是由國家壟斷的。曼谷王朝初期,為了改變國營酒廠經營不善的局面,開始以投標的方式將酒廠承包給私人經營。其中規模最大、歷史最為悠久的酒廠是坐落在曼谷市郊的湄南河西岸的挽字康酒廠。
1927年,挽字康酒廠歸國貨稅廳管轄,當最后一位民商的生產與銷售合約到期后,國貨稅廳終止了與民商合作的政策,改為由國貨稅廳派人管理挽字康酒廠。
1943年,泰國成立實業部,挽字康酒廠和其他幾家酒廠一起由國貨稅廳移交實業部管轄,可惜經營依舊不善,酒廠連年虧損。
直至1959年,泰政府迫于形勢,再次改變政策,決定將酒廠承租給民商經營。
中華商會主席張蘭臣從當時的國務院院長沙立元帥手中獲得經營挽字康酒廠生產的夜孔酒十年的租賃權。張蘭臣找到鄭午樓商量合作事宜,鄭午樓同意合股組成公司,并邀約了農民銀行的伍竹林家族,三方聯合組成瑪哈坤酒業公司。鄭氏與伍氏占大股,張蘭臣沒有資本,占20%空股。之后,鄭午樓再將劉延熏拉進公司,負責市場發展。由張蘭臣出任瑪哈坤酒業公司董事長,鄭午樓任總經理。
由于知人善用、管理有方,鄭午樓很快將挽字康酒廠扭虧為盈,各大股東盈利可觀,政府稅收逐年增加。
鄭午樓經營思路不同凡響,他一面繼續打理夜孔牌威士忌酒,一面考慮泰國大眾喜愛的啤酒生產,于是成立泰國啤酒有限公司,生產白馬牌啤酒,在1972年的國際比賽中,白馬牌啤酒獲得冠軍。
1978年,鄭午樓與德國柯士德啤酒公司達成協議,取得在泰國釀制世界名酒柯士德啤酒的特許權。
鄭午樓幾年的悉心發展,為鄭氏家族在泰國酒業確立了權威地位,鄭氏家族通過酒業經營,獲取了巨大利潤,泰政府從中獲得豐厚的稅收。
然而好景不長,瑪哈坤酒業公司在長足發展后,鄭午樓將其董事長之位讓給了其弟鄭雪樓。鄭雪樓卻與其公司董事劉延熏合不來,瑪哈坤酒業公司也從此走上“分裂”時期。
1980年,挽字康酒廠第二期的十年合約到期,面臨再次投標,而劉延熏與鄭家的關系由合作到公開破裂。經過投標,鄭氏家族繼續控制夜孔酒的生產銷售權,劉氏則在內地另設酒廠,生產鳳通酒。
至此,泰國酒業史上的夜孔酒與鳳通酒大戰拉開序幕。
為了一爭高下,鄭雪樓與劉延熏各不相讓,彼此高招險招頻頻使出,這番惡戰一打就是幾年,結果兩敗俱傷,各自都欠下許多債務,直至雙方疲憊不堪,不得不舉起講和的白旗。
擔任雙方調解人的是匯商銀行董事總經理仍他寧、林曼夏民。雙方簽訂停止競爭、攜手合作的初步協定。協定規定兩大酒業集團合伙成立一家公司,壟斷泰國生產的酒類銷售。新公司的股份雙方各占一半,理事也各占半數。
1986年3月10日,在京華銀行萱茉莉總行,由鄭午樓與劉延熏代表兩大酒業集團正式在合作協議上簽字。
新公司成立,鄭午樓出任董事長。
“圣大”成立
位于本京挽那一噠公路十八公里程碑占地二百里之“華僑崇圣大學”其校名是為崇頌泰皇上陛下隆恩浩蕩,澤及萬名的崇高敬意而命名。
“華僑崇圣大學”,華僑崇圣大學籌募委員會主席胡玉麟博士前在創辦人聯歡宴會上宣布,各界熱心人士所捐獻善款高達八億余銖,倡辦人一華僑報德善堂董事長,華僑崇圣大學籌委會主席鄭午樓博士認捐一億銖已全部移交胡博士,鄭博士轄下的瑪哈樂酒業有限公司(夜孔集團)也認捐一億銖,是晚鄭博士將轄下挽蒲萬富高而夫球場范圍內的一片廣達四十里地皮(價值三億二千萬銖)移交胡博士捐獻華僑崇圣大學,作為建設大學校園之用。
鄭午樓博士擔任圣大校董會主席,并擬定建校計劃三階段。圣大前身是報德善堂屬下的華僑學院,依法立案升格擴展而成一間綜合性大學。目前已開設人文學院,理工學院,法商學院,醫科學院及研究院。圣大特別重視華文院系的開設,以培育華文人才為國家和社會服務。圣大還設立了一個“中華文化研究院并禮聘饒宗頤為院長”。
圣大的創辦是有特殊的意義的,因為它是泰國華僑集資創立的大學。在南洋華僑教育史上,早年僑領陳嘉庚毀家興辦了廈門大學,新加坡陳六使創辦了南洋大學,香港李家誠又開辦了汕頭大學,這些義舉,都在華僑歷史上留下光輝一頁,而鑒于環境需要,泰國鄭午樓博士勇于繼往開來,譜寫新章-創立了華僑崇圣大學。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