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湫寶塔
楊石魂(1902—1929),廣東普寧人,1923年11月,在廣州參加社會主義青年團,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先后任青年團廣東區執委會執行委員,負責宣傳工作。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革命烈士。大革命失敗后,組織普寧和各地農民舉行武裝暴動,建立普寧縣臨時人民政府。后組建東江工農自衛軍,彭湃為總指揮,楊石魂先后任副總指揮、黨代表。曾任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兼省委農委書記,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兼秘書長。
人物生平
楊石魂,1902年出生,廣東普寧人。6歲讀書,11歲即能作一千多字的文言文,15歲(1917)考入揭陽榕江中學讀書。
1919年5月7日,和同學林希盂等人組織學生響應北京五四愛國學生運動,并成立榕江中學學生會,被選為會長,林希孟為副會長。5月13日,揭陽全縣高小以上學校派出代表開會,成立縣學生會,被選為縣學生會主席,林希盂為副主席。5月14日,在汕頭倡議成立嶺東學生聯合會,當選為嶺東學聯會主席,方臨川、方思瓊(方方)等為成員,統一領導嶺東學生愛國運動。春,畢業于榕江中學,考進廣州鐵路專門學校。5月,接受母校之約,撰寫了“警告揭陽女學生”一文,倡導男女平等;鼓勵女學生要關心國家大事,要為反帝救國出力。
1921年秋,在讀書假期攀游廣州黃花崗,緬懷在辛亥革命中為國捐軀的革命先烈,受先烈事跡所感動,揮筆寫下了四首《十六字令》:“愁,慘澹黃花白骨幽。英雄血,灑遍黑神州! 苦,英魂郁郁埋芳土。獅夢酣,幾時重起舞! 悲,壯志未酬魂已飛。鐵身手,空換紀功碑! 壯,中原烽火燭天漢。劍光紅,雞鳴已三唱!”抒發他的愛國情懷。
1923年6月,加入了社青團廣東區委和廣州地委領導的革命青年進步團體——廣東新學生社,積極投人反帝反封建的斗爭。11月,在廣州參加廣東社會主義青年團,開始接觸和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并根據黨的指示,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從事國民革命運動。12月,被選為國民黨廣州第二區分部執行委員,更好開展革命工作。學校放寒假,和方臨川、方達史、方家悟等青年團員回到普寧,會同“五四”時期的縣學生會會長方方,倡議成立了洪陽集益社,參加者有30多位青年學生,認真學習《向導》、《中國青年》等進步刊物,為傳播馬克思主義和新思想、新文化做了大量宣傳教育工作。
1924年1月,轉入廣州鐵路工程學院學習,并被選為廣東新學生社執行委員,開始與彭湃、阮嘯仙等黨團領導人接觸,研究商量對敵斗爭的方法。7月,放暑假回到普寧,動員組織二弟楊慧生和方方、伍治之、謝培芳、黃中堅、張清江等6位進步青年到廣州報考第二屆農民運動講習所,為潮汕的工農運動培養骨干。10月5日至12日,社會主義青年團粵區代表會議在廣州召開,對執委會進行改組,楊石魂與劉爾崧、沈厚坤、黃居仁、周文雍、郭壽華、賴玉潤等7人被選為執行委員,楊分工負責宣傳部工作,擔負起領導廣東青年運動的重任。
1925年1月15日,代表團廣州地委宣傳部向團粵區委寫報告,內容主要關于團員教育與訓練,出版刊物,國民運動,群眾運動等情況。2月,廣東革命政府舉行第一次東征。他受黨組織委派,回潮汕開展青年和工農運動,建立黨團組織,任青年團汕頭特別支部書記、汕頭市總工會籌委會主席,領導青年學生和工人群眾開展革命斗爭。同年3月,中共汕頭特別支部成立,為第一任支部書記。上海五卅慘案發生后,楊石魂任汕頭國民外交后援會會長,領導汕頭工人援助上海人民反帝愛國斗爭。同年12月,中共潮梅特委成立,任特委委員,負責工人運動。
1926年1月11日,先后任汕頭總工會執行委員兼宣傳部主任、執行委員長,中共潮梅特委改稱中共汕頭地委,他任地委委員兼工委書記。12月11日,到揭陽參加工人代表大會,指導工人運動,住張園旅社。當天下午被揭陽反動分子周伯初等人率領的數十名兇徒綁架,秘密囚禁于潮陽柳崗鄉一個山洞,被打得遍體鱗傷。在黨組織的領導下,彭湃奔走發動,兩萬多農民、工人開進縣城。李春濤社長為發動群眾,制造聲勢,在《嶺東民國日報》上親自撰寫社論支持正義斗爭,終在7天后營救成功,石魂才獲釋。12月19日,楊石魂脫險從揭陽回到汕頭,受到工人和廣大市民熱烈歡迎,并在牛屠地搭臺召開歡迎大會,楊帶傷上臺發表演講,揭露右派的反動行徑,表達他為工人利益不怕犧牲個人一切的堅強決心。
1927年2月28日,根據全國總工會通令,楊石魂領導汕頭全體工人罷工1小時,抗議英國水兵1月初在漢口、九江屠殺中國民眾和派兵來華支持封建軍閥的罪行。
1927年4月12 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了反革命政變。4月15日,潮汕的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反革命政變。楊石魂遭懸紅通緝。4月27日,石魂的好友李春濤、廖伯鴻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9月5日其弟楊慧生被殺害于汕頭市中山路尾,同時遇難的還有六位同志。楊慧生等人犧牲后,尸體被敵人裝進麻袋,然后拋入大海。
4月20日,與普寧黨組織領導人陳魁亞、潮梅海陸豐辦事處農軍部主任李芳岐(李運昌)商議,決定在林惠山成立潮普惠三縣軍委會,李芳岐任軍委會主席,楊石魂、林蘇任副主席,領導工農武裝舉行武裝暴動。4月23日,領導普寧和各地農軍4000多人舉行武裝暴動,圍攻普寧縣城。同時在大壩九江村陳氏祖祠成立以李志前為縣長的普寧縣臨時人民政府,發布減租減息布告,并通電全國討蔣。4月26日,和何石等人指揮縣農軍基干大隊在平徑山全殲國民黨援軍尤振國連117人,并先后擊潰另二路敵人援軍。5月13日,因敵強我弱,武裝暴動受挫,率工農武裝先后從林惠山退至大壩、流沙,后轉移到陸豐縣新田,與海陸豐農軍匯合,組成惠潮梅農工救黨軍,編成三個團,吳振民任總指揮,楊任黨代表。同時在新田成立中共東江特委,楊任特委委員。5月21日,與吳振民率軍北上。沿途擊退敵軍的多次圍追堵截,但在湖南汝城被敵軍打散。楊化裝歷盡艱險于7月初到達武漢,見到中共中央委員彭湃。根據黨的指示,楊石魂重回潮汕,領導革命斗爭。
8月下旬,回到汕頭后任中共汕頭市委書記。并于8月31日到普寧三都書院召開黨員干部會議,部署重建武裝,恢復農會,打擊反動,迎接八一起義軍的到來。9月上旬,奔走于汕頭、揭陽、普寧之間,開展聯系和準備接應起義軍進入潮汕的有關工作。9月24日,八一南昌起義軍先后進占潮州、汕頭,楊石魂率汕頭市郊農軍500多人進入汕頭策應,釋放被關押的革命同志,協助建立紅色政權,史稱“潮汕七日紅”。9月28日,楊石魂聯系駐揭陽的起義軍葉挺部派兵一個營300多人,支援普寧工農武裝的圍攻縣城戰斗,終于取得全勝。
10月2日至3日,南昌起義軍和主要領導人從汕頭撤退到流沙,周恩來抱病主持了在流沙教堂西側廳召開的指揮部軍事決策會議。楊石魂負責會務和保衛工作。10月10日,為避過敵軍搜捕,楊護送周恩來等3位領導人從甲子轉移到南塘區金廂鄉,住在區委書記黃秀文之家,并找醫生為周恩來治病。10月28日,楊親自護送周恩來等3位領導人乘小船離開金廂往香港,30日到達香港并與中共廣東省委接上關系。然后找醫生為周恩來治病,終于使他們安全脫險。在香港,石魂為紀念壯烈犧牲的革命烈士李春濤,寫下了《澎湃的春濤》并發表。
1928年2月,中共廣東省委派楊石魂以省委巡視員身份,到廣東南路(即現在湛江地區)檢查工作,并擔任中共南路特委書記。在艱難的環境中堅持領導黨員開展斗爭。4月13日,中共廣東省委召開擴大會議,楊參加會議并被選為省委委員。6月11日,楊給廣東省委寫報告,表達了他對革命充滿信心和不怕艱難險阻而英勇奮斗的決心。9月,鑒于大革命失敗后,北江地區(現韶關地區)未能健全工作系統的實際情況,省委又將楊從南路調往北江,任中共北江特委書記。11月16日,參加廣東省委在香港召開的第二次擴大會議貫徹中共“六大”精神。2月6日,在廣東省委擴大會議上,楊當選為廣東省委常委分工是宣委兼農委。12月下旬,黨中央調楊到上海分配工作。他和愛人熊婉仙由交通員李沛群護送,從香港坐船到達上海,住在五馬路樂群旅社。
1929年1月,中央領導李立三、楊殷、鄧小平都先后到樂群旅社找楊談話,介紹當時黨內斗爭情況,交代到武漢去重建湖北省委的任務。2月中旬,撰寫《江蘇問題》一文,載于中共中央刊物《黨內生活》第5期,文章充分體現楊的堅強黨性、組織觀念和以革命利益為第一生命的高尚品質。2月19日,與陳介陶、劉恢等同志抵達武漢,立即開展重建省委的工作。2月26日,楊擔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兼秘書長,化名林禁、拾芬。5月,和曹壯父、葉開寅等同志在省委辦公處緊張工作時,不幸遭敵人圍捕,在獄中堅貞不屈,后被殺害,為革命壯烈犧牲,時年僅27歲。
人物文稿
《警告揭陽女學生》、《十六字令》、《下乘的匪類》、《“二.七紀念”》、《學生底“求學與革命”問題》、《“九七”紀念大會記略》、《團廣州地委宣傳部報告》、《楊石魂致團中央信》、《治之、石魂給鐘英兄的信》、《澎湃的春濤》、《關于潮汕廈門一帶敵軍情況的報告》、《中共南路特委石魂給省委信》、《江蘇問題》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