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湫寶塔
許滌新(1906.10.25—1988.2.8),曾用名許聲聞,方志治平。廣東揭西人。1933年,畢業于國立上海商學院(現上海財經大學),并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社聯研究部副部長、宣傳部長、黨團書記等職。1934年,任中共中央文化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左翼文化總同盟組織部長。1935年2月,因叛徒告密在上海被捕。獄中克服困難,堅持學習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抗戰爆發后,國民黨被迫釋放政治犯,恢復自由。
人物簡介
1906年10月25日,許滌新出生于揭陽縣的棉湖鎮(今屬揭西縣)的一個小學教師家庭。1920年在故鄉興道小學畢業。1921~1924年就讀于揭陽榕江中學,在校時參加新學生社,開始受革命思想影響。畢業后在汕頭市普寧旅汕小學任教。1925年秋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6月考入廣州中山大學文科預科班,并參與校內社會科學研究會的組織領導工作。
1927年,許滌新被中山大學開除,7月考上廈門大學,因無錢交學費,回故鄉自學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和歷電唯物主義著作,對政治經濟學開始產生濃厚興趣。1928~1932年,先后就讀于廈門大學和上海勞動大學,研究《資本論》。
1931年冬在上海加入中國社會科學家聯盟,任研究部副部長、宣傳部長。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日戰爭后,主編《社會現象》周刊。同年夏,擔任中國文化總同盟秘書,后參加“文總”機關刊物《正路》的編輯工作。7月轉入國立上海商學院,于1933年畢業。5月,經杜國庫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任“社聯”常委、黨團書記,中共文化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左翼文化總同盟組織部長,常在《東方雜志》、《新中華》等刊物發表有關經濟和國際問題的文章。
1935年2月19日晚,中共上海地下黨組織遭到第3次大破壞,許滌新被國民政府逮捕,關進蘇州陸軍監獄。直至1937年國共合作了《戰時中國經濟輪廓》、《中國經濟的道路》、《現代中國經濟教程》等著作。1945年日本投降后,組織中國經濟事業協進會,開展中共在經濟界的統戰工作。
1946年5月,隨中共代表團到上海,任中共上海工委財經委書記。同年秋,中共代表團撤離時,他被派往香港,任中共香港工委財經委書記,香港版《群眾》周刊編委,創辦香港《經濟導報》,并組織了香港工商俱樂部,宣傳中共的經濟政策。撰寫出版了《官僚資本論》、《新民主主義的經濟政策》和《廣義政治經濟學》的第一、二卷。還創辦了新僑公司、新聯公司,以幫助解決駐港經費問題。1948年秋,兼任中共香港工委統戰委員會書記,并以方潮聲為名,任香港《大公報》副刊《經濟生活》主編。
1949年4月許滌新從香港到北平。5月隨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進入上海參加接管工作,歷侵上海市軍管會財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兼工商處長(9月改市工商局,任局長),華東財經委員會副主任。10月任復旦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并教授政治經濟學課程以培養財經干部,投入打擊授機和平穩市場物價的斗爭。1950年3月,任中共上海市委統戰部副部長、部長。1951年10月任上海市人民政府秘書長。1952年底調北京后,歷任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八辦公室副主任、工商局長兼中共黨組書記。
1955年12月許滌新被中國科學院聘任為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1958年3月應對外文委邀請,率中國文化代表團出訪意大利、英國、比利時、瑞士、蘇聯等國。1962年出版了《中國過渡時期國民經濟的分析(1949~1957)》一書。1966~1976年間復讀完了《資本論》,寫下了45萬字的筆記,又編寫出《論社會主義的生產、流通與分配》一書(1979年出版)。1977年7月侵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1978年任副院長。
1979年2月,許滌新撰寫批判文章《論窮過渡》。1979年編著《百年心聲》一書。1981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任命為汕頭大學首任校長(1986年改任名譽校長),并擔任中國人口學會會長相中國生態經濟學會理事長。1983年4月被聘任為《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委員,《中國大百科全書·經濟學》編輯委員會主任和主編《政治經濟學辭典》,還先后出版了《中國國民經濟的變革》和《中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中的問題》。
1986年8月~1987年,許滌新撰寫了回憶錄《風狂霜峭錄》,并為上海黨史資料寫丁《馬思南路的日日夜夜》一文。中共“八大”代表,全國政協第三屆委員和全國人大第一、三、五、六屆代表,全國人大第五、六屆常委會委員,曾列席參加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會和黨的十三大開幕大會。1988年2月8日在北京醫院病逝。
大事年表
許滌新(1906-1988),1906年10月25日出生于廣東省揭陽縣棉湖鎮。
1925年:3月赴汕頭普寧旅汕小學任教師,是年秋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
1926年:6月考入廣州國立中山大學文科預科班,任共青團小組長。
1933年5月:經杜國庠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5年2月—1937年8月:由于叛徒告密被國民黨逮捕入獄,盧溝橋事變后經南京八路軍辦事處交涉釋放。
1938年—1939年:《新華日報》在武漢出版,任社論委員會編委。后任《新華日報》黨總支書記。
1940年冬—1946年4月:調南方局宣傳部,協助董必武工作。
1946年4月—1948年:先后任上海工委下屬財經委書記,香港港工委下屬財經委書記,香港《群眾》周刊編委,《華商報》編委,《大公報》副刊主編。
1949年5月—1952年:隨陳毅部隊解放上海,任上海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長,復旦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等職。
1952年9月—1966年6月:調北京工作,任中共中央統戰部秘書長兼中央私營企業局局長,并協助全國工商聯和民族建國會工作。1964年被選為第三屆人大代表。
1966年9月—1972年12月,被中央統戰部造反派勒令靠邊、檢查并開始受到批斗。
1978年:當選為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1981年:被高教部任命為汕頭大學校長。
1982年:被聘為國務院經濟研究中心顧問。
1988年:因病在北京逝世。
學術思想
許滌新認為,
人類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是人類生存的永恒條件。生態平衡規律同經濟領域中的許多規律是息息相關的。如果以破壞生態平衡來追求經濟效益,勢必造成再生產的失衡和中斷。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應當注意把經濟平衡、經濟效益同生態平衡、生態效益結合起來。早在1980年,在一次學術討論會上,他就提出了研究生態經濟問題的重要性。此后,他主持召開了多次學術討論會,以組織和推動一批著名的自然科學家和經濟學家、一批理論工作者和實際工作者共同協作,來開展生態經濟學的研究。
在生態經濟研究有一定發展的基礎上,為逐步建立生態經濟學理論體系作準備,他在1985年出版了《生態經濟學探索》一書,對這門學科的研究對象、性質、任務、基本原理和實際應用等許多重要問題,都作了論述。稍后,并主持編撰了一部有較高學術水平的《生態經濟學》,于1987年出版。
在他的倡導下,一些高等院校也開設了生態經濟學的課程。他又受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的委托,擔任《中國自然保護綱要》的主編,主持編寫了中國保護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方面第一部系統的具有宏觀指導作用的綱領性文件。他以經濟學家的歷史責任感和科學敏感,開拓了中國生態經濟學的研究,抓住了這個關系到國民經濟建設全局的重大問題,給以有力的推動。
職業成就
對中國經濟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過渡的全過程作出系統研究,是許滌新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研究的一個重要特色。從20世紀30年代起,由于工作關系,他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壓迫下舊中國的國民經濟現狀有深切的了解,對新民主主義經濟理論和政策在解放區的實踐有比較深刻的了解。從40年代后半期開始,他就著手研究舊中國的國民經濟。
在這期間,他先后撰寫出版了《中國經濟的道路》、《現代中國經濟教程》和《官僚資本論》等書。在這些著作中,通過對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經濟的分析,系統地論證了新民主主義經濟的歷史必然性及其實現的前提,論證了通過新民主主義經濟走向中國經濟現代化的光明道路。這些著作在中國歷史發展的重要轉變關頭,在全國尤其是在國民黨統治區,起到啟蒙作用。許滌新新信札中國國民經濟的社會主義改造,是以半殖民地半封建經濟為背景,在建立了人民政權的條件下,經過和平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實現的。這個改造盡管有正面經驗和反面教訓,但它在國際社會主義運動中是一個創舉,提供了一種新的經驗。
他對舊中國的經濟既有深入研究,新中國成立后,又長期擔任政府經濟部門的領導職務,參與了恢復國民經濟、對資本主義經濟實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全進程。社會實踐推進理論探索。從1957年開始,他就從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實踐的結合上,著手探索中國社會主義經濟的形成和成果。于1957年撰寫、1962年修訂出版了《中國國民經濟的分析》,1980年撰寫出版了《中國國民經濟的變革與經驗》兩書。在這些著作中,他以豐富的史料,系統地探討了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形成和發展的客觀進程。從工業、農業、貿易、國民收入分配和社會再生產等方面,從不同性質經濟規律的消長中,考察了經濟變革的成果。
1960年春,周恩來向許滌新提出,現在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的改造已基本完成,應當對它作一個歷史總結,并把編寫一部《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的任務交給他。他把編寫這部著作作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的重要實踐。于1962年就著手籌劃,從收集整理資料人手。由于10年動亂中斷,于1978年才組織寫作隊伍重新工作。他擬定了指導思想,編寫了提綱,撰寫了總序。至1993年,這部200余萬字三卷本經濟史巨著,在他的這個思想指導之下終于完成。
資本論出版
在10年動亂被關在“牛棚”中,許滌新重讀了《資本論》,寫下了40多萬的讀書筆記。
1979年撰寫出版的《論社會主義的生產、流通和分配(讀資本論筆記)》一書,就是根據這些讀書筆記加工整理而成。在這部著作中,他以馬克思《資本論》中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廢除以后有關經濟范疇和經濟規律的提示為線索,來考察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構筑自己的理論體系。1983年,他又將這部著作修訂再版。按照他的愿望,這部著作應當是一個不斷的再實踐、再總結的過程。但也提出了許多值得重視的論點。
中國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許滌新的著作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思想資料,也存在著歷史的局限,然而他重要的貢獻還是治學的學風。他的一生,兼革命家和理論家于一身,理論和實踐的統一,也是他治學的首位要求。
1977~1988年的專輯
1977年,許滌新在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期間,受中國社會科學院和教育部委托,由他擔任主編,編寫一部適合廣大干部和大專院校師生需要的《政治經濟學辭典》。
1978年,國務院決定編輯出版《中國大百科全書》。他擔任了《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委員,并擔任《中國大百科全書·經濟學》主編。他組織全國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和財經部門數百名學者、專家進行編撰。這兩部大型辭書于1980年、1988年先后出版。它們是中國建國以來,特別是中共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政治經濟學理論研究成果的一次重要階段性歷史總結。1989年,出版了他的自傳式回憶錄《瘋狂霜峭路》,記錄了他在革命斗爭中的艱難歷程。1979年出版了《百年心聲》的詩話。這是一部記述鴉片戰爭以來革命家和志士仁人反帝反封建慷慨悲憤情懷詩詞的詩話,編寫這部詩話也寄托了他堅強的革命意志和愛國熱忱。
許滌新進入耄耋之年仍然夜以繼日地工作。他的著作都是嚴格按照計劃寫出來的。在他生命的最后10年間,工作雖然非常繁忙,但他仍然寫出了上百萬字卷帙浩繁的著作。
1988年1月,在他生命的最后日子里,已經無法下床,病痛使他不時低聲呻吟,但他仍以頑強的毅力,堅持做完四件事情。一是將為胡子昂先生回憶錄所寫序言修改定稿。由于手發抖,字寫不好,只好請夫人方卓芬重抄送去。二是請中共中央組織部來探望他的,回去轉告組織,抗戰后期,經中共中央南方局批準,在重慶成立的“中國經濟事業協進會”,是黨的外圍組織,在當年民主運動中作過不少工作,應當承認這些的革命歷史。三是請曾幫助他編撰過《政治經濟學辭典》和《中國大百科全書·經濟學》的來醫院,囑咐他們將這些辭書中已落后于實踐的條目盡快修改,準備再版。四是為紀念重慶《新華日報》創刊50周年,艱難地口述了一篇回憶錄《回憶《新華日報》的籌建》。
主要著作
《中國經濟的道路》(1946年)、
《官僚資本論》(1946年)、
《政治經濟學辭典》(上、中、下冊,主編,1980~1981年)、
《生態經濟學探索》(1985年)。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