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湫寶塔
陳雨亭(1842—1905),原名陳承甲,又名潤澤,雨亭是人們送給他的雅號;原籍潮安鳳山人,12歲隨父陳開運遷入澄海蓬洲城(今汕頭市區蛇江街道)
早年經歷
雨亭自幼聰穎,心懷鴻志,但是家中貧困,便向鄉鄰借書自修,勤學不輟,常常到入夜還借著月光或灶膛的火光看書,其所學甚博,經史之外,雜覽不少,還自學 英語。
1861年,,他在友人相助下,到南洋一家 潮州人開辦的商行擔任會計,由于他厚道勤勉,頗受老板聲睞。兩年之后,他小有積蓄,便回 汕頭埠,與兄陳承名,弟陳雁初在汕頭埠開辦“盛源米店”,由其長兄經營,自己則遠涉遼于 營口謀生,為“仁裕行”會計。期間積存甚豐,1865年,雨亭早擁有該行40%的股權,并將之改制為傭行,代客辦貨。同時汕頭的盛源號些擴張為進出口行,并在上海設置分號。
1878年,雨亭又在營口創設“裕盛長行”和“裕盛增行”銀號,接著又蘆上海、煙臺等地設有分號,所到之處皆設有會館聯系鄉親。陳雨亭自23歲起便先后在蓬洲、 鳳山、汕頭埠、營口爺幟地建屋或購入成屋,終其一生共有房產200余處,當時被譽為“潮汕第一富戶”。
公益事業
陳雨亭發富之后,不忘造福鄉梓。
琚傳,他在隨父母由 鳳山遷入蓬洲路上,深受道路泥濘之苦,便許愿若有發達之日必修路造橋。他事業有成之后,苧能好善樂施,長年在蓬洲家門口施 [甲,每逢荒年還辦米人口,平價大量售世。他25歲在蓬洲建奉政第時,為了家中常年蓄米濟困之需,便將近一半的地盤(約為10畝)筑成雙層糧倉。 雨亭施濟也隨商務所及到營口,煙臺等陣蘋, 華北地區;施惠面廣,故各地不正人以“潮州老人”雅號稱呼他。
他在匹洲購置秘產業,每年租金收入全用戶公益事業,在鄉里鄉外修橋修路、建造雨亭多處,故附近鄉民皆稱其“雨亭爺”,多半人知陳雨亭而不知陳承甲?,F在庵揭公路邊上還存一處陳雨亭當年所建的水泥結構的雨亭。
陳雨亭還十分關心民生和教育。
1902年, 福音醫院擴建,他便斥巨資支持,新醫院落成時,他被推舉為典禮主席,時人又稱該醫院為“雨亭醫院” (福音醫院即今汕頭二醫院)。
1897年,他在仙頭懷安街創辦華英學校; 1904年,又出資20979大洋購在崎碌地面的沙園數十畝作基,重建 華英中學。
陳雨亭去世后,英國入在華英中學推行奴化教育,學生強烈不滿,反帝高漲。時任汕頭商會公斷處處長的陳雨亭四子陳玉鏘代表家族向地方法院提出公訴收回學校(華英中學即今汕頭一中)。
治家方式
陳雨亭治家甚嚴,他的治家格言是 “事閑勿慌,事繁勿慌。有言必信,無欲則剛。和若春風,肅以秋霜。取象于錢,外圓中方?!?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初時,他在家中設有私塾,聘有中外教員各一名,課程除經史之外,還有算術、地理和英語;及后將子侄送到華英學校,接受 正規教育。
家中不用奴仆,洗掃庭除皆由子女負貢,并訓練子女紡織、制糖等,還嚴格要求家人不與三姑六婆往來,不參與 游神賽會,對于煙酒嫖賭更是疾惡如仇。陳雨亭常說: “與其貴時間與金錢于惡俗而害子孫,莫若修橋造路撫尬孤寡以利眾。”
1901年起,陳雨亭響應革命的號召,率先在家中要求女眷放足,并積極倡廢纏足,對于鄉中敢于放是的婦女贈錢贈米。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