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湫寶塔
馮鏗(1907.10.10—1931.2.7),女,又名占春、嶺梅。原名馮梅嶺,生于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原籍浙江杭州,清末隨祖移居海陽縣城南面的云步村(今潮州楓溪云步),及后遷至汕頭市。
馮鏗出身于富有文化教養(yǎng)的知識分子家庭。少女時,曾寄宿礐石女校,后就讀于汕頭友聯(lián)中學高中部,馮鏗是民國時期潮汕最著名的女作家,1931年1月17日在上海東方飯店被國民政府逮捕,2月7日被槍決,是左聯(lián)五烈士中唯一的女性作家。
代表著作有政論文《破壞和建設》《婦女運動的我見》,短篇小說《月下》《一個可憐的女子》;在《嶺南民國日報》副刊《文藝》上發(fā)表過詩歌《深意》《你贈我白燭一支》,散文《開學日》《夏夜的玫瑰》等。
人物生平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十月十日,馮鏗出生于廣東潮州一個貧窮的教師家庭。
民國十五年(1926年),畢業(yè)于汕頭左聯(lián)中學,在鄉(xiāng)間小學任教。
民國十六年(1927年),“四一二”政變后,她女扮男裝匿居汕頭郊區(qū)一農會會員家里。
民國十七年(1928年),在當小學教員期間,接觸社會,了解民情,逐步懂得民眾是革命力量的源泉。1928年在鄉(xiāng)村匿居期間寫的中篇小說《重新起來》《最后的出路》。
民國十八年(1929年)5月,在上海參加中國共產(chǎn)黨。
民國十九年(1930年),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利用探討文藝的機會,幫助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3月,她代表左聯(lián)出席在上海秘密舉行的全國蘇維埃區(qū)域代表會議。6月后,積極參與籌備召開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的工作。她是職業(yè)的革命者,業(yè)余作家。一生以創(chuàng)作小說為主,也寫詩、散文和獨幕劇。
民國廿十年(1931年)1月17日,在上海東方飯店與柔石、胡也頻、李求實、白莽等人參加黨的會議時不幸被捕,2月7日死于龍華獄中,史稱“左聯(lián)五烈士”。
成長之路
童年生活
馮鏗的父母、兄姐都是從事教師職業(yè)的知識分子。馮鏗自小酷愛文學,8歲就開始閱讀《水滸傳》、《西游記》和《紅樓夢》等古典小說,15歲時就開始發(fā)表作品。以后,伴隨著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和波瀾壯闊的革命斗爭實踐,勤敏聰慧、性格倔強的馮鏗,文學創(chuàng)作一發(fā)而不可收。她在文學的百花園里耕耘不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作品,被現(xiàn)代文學界譽為“中國新誕生的最出色的和最有希望的女作家之一”。
求學生涯
馮鏗在友聯(lián)中學高中部讀書期間,正值國民革命在廣東興起,當時潮汕地區(qū)是廣東乃至全國國民革命的中心之一。
1925年國民革命軍兩次東征,矛頭所向就是盤踞東江、潮汕一帶的反動軍閥陳炯明。在這么一個風起云涌的年代,馮鏗這個年僅十七八歲的高中生,便以筆桿子當作戰(zhàn)斗武器對準反動勢力。她認為文學可以為革命助威吶喊,可以點燃人民心中的火焰。
在此期間,馮鏗發(fā)表了《國慶日的紀念》、《破壞與建設》、《學生高尚的人格》等近10篇以文學為題材反映她對現(xiàn)實社會斗爭的思考的文章,文章針對盤踞潮汕和廣東的軍閥們爭地盤、謀私利而不顧人民死活、連年混戰(zhàn)的現(xiàn)實,憤嘆這些人沒有繼承辛亥革命先烈們用頭顱和鮮血換來的“一線光明”,“反而自己擾亂起來”,使國家和人民陷入更加貧弱的境地。
她剖析國家混亂的原因,是在于辛亥革命對舊思想、舊勢力“甄滅、劃除”得不夠干凈,“那時的偉人、烈士們,誤以為把‘大清帝國’改名為‘中華民國’就達到了目的!所以容溥儀依舊安居皇宮,受遺老們的朝拜,因而惹起了復辟的亂子來”。作為一個中學生,馮鏗對政治的洞察力入木三分,分析鞭辟入里,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馮鏗對婦女的命運的關注,在她《一個可憐的女子》和《月下》兩篇小說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第一篇敘述一個童養(yǎng)媳的悲慘生活境遇:她擺脫不了非人的折磨,終于以跳進河里結束生命的方式來擺脫人間地獄般的生活。后一篇寫了一個年輕女子,丈夫是紈绔子弟,婆婆以森嚴的封建禮節(jié)桎梏她,使她過著“和奴隸、囚犯、木偶……一樣僵死的生活”,從而陷入生與死的困惑之中。
1928年6、7月間,即高中畢業(yè)前夕,馮鏗在汕頭以《海濱雜論》為總題分《石蓮》、《畢竟還是玩物》、《夫婦》、《滑稽》為小題寫了4篇具有現(xiàn)代雜文格式的散文,寄往上?!栋茁丁钒朐驴7謩e在該刊第3卷第8、11、12期上發(fā)表,作品以第一人稱的敘述,從海濱城市汕頭的社會生活的一個角落勾勒出時代女性的面影和姿態(tài)。
這幾篇散文體現(xiàn)了思想性、社會性和戰(zhàn)斗性的統(tǒng)一。作者不是單純的寫景,或抒一己之情,而是借景物以言志,借敘事記人來攝取一種社會的圖景,勾畫某種人物的姿態(tài)、行為與笑貌,是大革命風云之下社會一隅的真實記錄和描摹,這組作品的發(fā)表,標志著馮鏗的思想和文學創(chuàng)作水平在汕頭時期已經(jīng)達到一定的高度。
踏入社會
1929年2月,馮鏗從汕頭到達上海的。20年代末到30年代的上海,是全國革命文學的中心。當時,既有我國新文學的旗手魯迅的眾多全國一流的作家、藝術家在那里,也有為數(shù)甚多的潮汕籍革命家、文化人在那里,包括杜國癢、洪靈菲、戴平萬、王鼎新、唐瑜、楊村人、鄭正秋、蔡楚生、陳波兒、許美勛、李春蕃、梅益、許滌新,尤其馮鏗到上海后所投靠杜國癢、洪靈菲、戴平萬3位老鄉(xiāng),都是當時我國提倡和創(chuàng)作革命文學的中堅作家。正是在魯迅和眾多潮汕師友的扶掖和自身的努力下,出現(xiàn)馮鏗平生第二個創(chuàng)作的高峰期,從而奠定了她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加入共產(chǎn)黨
1930年3月,在中共的影響下,以當時在上海倡導無產(chǎn)階級革命文學的團體創(chuàng)造社、太陽社、我們社(以潮汕籍文化人為主組成)成員和受魯迅影響的革命作家為主,吸收其他進步作家參加的著名的革命文藝團體——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在上海成立,馮鏗是出席成立大會的40余人和首批50多名盟員之一。
“ 左聯(lián)”一成立,就以戰(zhàn)斗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它以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為武器,不僅對各種錯誤文藝思潮包括新月派、民族主義文藝運動、自由人、第三種人的觀點進行批評和論戰(zhàn),而且對國民黨當局的反動文藝政策和迫害壓制進步作家的活動進行頑強的抗爭。
馮鏗以一個青年共產(chǎn)黨員的戰(zhàn)斗熱情,勇敢地投入這場斗爭,她不僅參加“左聯(lián)”聯(lián)絡工會、張貼標語、印發(fā)傳單、宣傳群眾的工作,還先后創(chuàng)作并發(fā)表了詩集《春宵》,隨筆《一團肉》等多篇,短篇小說《遇合》、《小阿強》、《紅的日記》等10幾篇,中篇小說《重新起來》和《最后的出路》。這些力作和“左聯(lián)”其他青年革命作家的作品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高度評價,誠如魯迅的高論:“是林中的響箭,是冬末的萌芽,是進步的第一步,是對于前驅者愛的大纛,也是對于摧殘者的憎的豐碑”。
個人著作
《重新起來》(作品集) 1986,花城
《晨光》(作品集) 柔石、馮鏗遺稿,魯博編,1986,書目文獻
《小阿強》和《紅的日記》
后世紀念
《為了忘卻的紀念》
魯迅在馮鏗與海后所做的紀念發(fā)表文章。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