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夫茶派生的潮汕俗語
不少音樂家在聽到潮州音樂的演奏后,都稱贊說這是“華夏正聲”。那么怎樣才算是華夏正聲呢?
有什么客觀標準嗎?“華夏”是一般的民族性稱謂,原本指最早奠定中華民族基礎的“華族”和“夏族”,即黃河中上游一帶,后來逐漸擴大、融合,成為現在包括56個民族的中華民族,如果論其成分,其中何止萬千個歷史上曾經輝煌過的族群。所以現在說“華夏”就是指中華民族。
“正聲”則是有變化的。周秦兩漢的‘正聲’是以編鐘、編磐為主樂器的雅樂頌歌。
隋朝統一中國,“四夷”與“華夏”逐漸融為一體,音樂也吸收了各個少數民族的成分,朝廷里正式推出“九部樂”,唐代繼承和發展了《九部樂》,成為《十部樂》,其中就包括不少少數民族音樂。這些地方的音樂幾乎都集中到華夏,使秦漢音樂充實了活力,與當時的經濟、文化、軍事實力相匹配,統稱為“大唐氣象”。從此,再說華夏正聲,指的就是大唐時期的音樂了。我們只有在與西方音樂比較中,才能看出華夏正聲的特點。
第一是樂律。樂律是指某種音樂的音高標準。中國最早是用五聲音階,即由三分損益法產生的宮、商、角、徽、羽五個音階。此為正聲,后來補充兩個變聲,成為七聲音階,但與西方的七聲音階不同。中國由三分損益法產生的五音,是由黃鐘、大呂、太簇、夾鐘、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十二個音,恰好可以循環,回到高八度的黃鐘上來。而西方采用的十二平均律,是另外的方法產生的,不能嚴格地回歸,于是便將其中的誤差平均在十二個音程中。
潮州音樂不用鋼琴定音,而是以笛子等自然樂器定音。這些樂器的音高都是依靠人的聽覺定的,所以說,這是華夏正聲的第一條要義。潮州音樂中二弦師傅的耳朵是最靈敏的。
第二,樂器。如前所述,秦漢正聲是以編鐘、編磐為主要樂器,也是以其不變之聲定音的。隋唐以后,隨著龜茲樂帶進來琵琶,可以旋宮二十八調,大大豐富了音樂的表現力與靈活性。因此,在華夏音樂里,容不得銅管樂器、鍵盤樂器,因為其律制不同之故。現在不少潮州音樂演奏時,拋棄民族傳統的大低音胡,而改用大提琴,雖然聲音改善了,但破壞了潮州音樂的整體性,實際上是得不償失。
第三,樂譜,華夏音樂向來是靠口耳相傳的,其表現力全在老師的傳承里。潮州音樂用的是二四譜,是華夏傳統工尺譜的一種。它是備忘譜,不是學習的教材。也就是說,會唱的人怕遺忘而記的譜子,如果你根本不會唱,看著譜子也很難唱好。看起來是缺點,實際上此中蘊含著傳承人的藝術個性。同樣的譜子,可以唱出不同的流派來,道理就在于此。
第四,旋律的華夏風格。西方音樂適用于拼音化的拉丁語言,因其聲調貧乏,通常只有升調與降調,因此主要靠節奏與重音才能加強其表現力。而以多種地方方言組成的漢語,至少有四個聲調,多則如潮州話竟有八個聲調。聲調是旋律的基礎。潮州音樂的特色是“如泣如訴”,如同用絲弦與人在交談,這就是音樂的力量。現在的年輕人不懂得這些,無知地拋棄自己的民族音樂傳統精華,而去模仿西方那種重節奏、輕聲調的唱法,最后落得不倫不類,早晚會認識到這是走了彎路。華夏正聲強調的是字正腔圓。這并非是音樂的排外,恰好是融合。華夏音樂可以融合任何音樂的旋律。
潮汕絲竹樂是潮人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內容。原汁原味地保護它,使之發揚光大,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任務之一。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