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湫寶塔
靖海豆輯在制作中需用大木槌反復捶打成條狀,最后才切成小塊。
靖海豆輯是惠來縣靖海鎮的知名特產,是以花生仁、白糖、豬油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的餅食。靖海豆輯具有膠軟而不粘牙、清甜而不濃膩、香味長留的特點,配以潮汕工夫茶更是回味無窮。
吃進口里,外層的花生糖松而不散,里面的麥芽糖軟不粘牙,層次分明。整塊吃起來,細中含粗,略有嚼頭,清甜不膩,香味綿長。這便是靖海豆輯的味道。
靖海豆輯是惠來縣靖海鎮的知名特產,是以花生仁、白糖、豬油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的餅食。不少潮籍同胞,回歸桑梓故里,總要買幾盒帶往海外,讓親人們共嘗這家鄉風味小吃,以慰相思。
關于豆輯的由來,筆者曾在靖海問過一位90多歲的老人,結果卻不得而知,老人只說自從他懂事時就知道有這種小吃。可見豆輯起碼有著百年以上的歷史。那么,豆輯究竟來源于哪?具體生產過程怎樣?帶著這些問題,筆者追根溯源,走訪了靖海許多地方。
制作:配料講究 流程繁瑣筆者走訪得知,現在靖海鎮所有做豆輯的都還是作坊階段,流程大同小異。大概就是先精選本地粒小而飽滿的花生,除殼、分揀、炒熟、脫膜、去胚、晾涼,再配一定比例的麥芽糖漿、摻和攪拌,用大木槌反復捶打成條狀,最后切成小塊,鋪撒白糖粉,使其互不粘連,最原始的靖海豆輯是內用竹葉裹,外用紙包裝。雖然現在許多作坊根據需要都有所改進,比如葛山龍記食品開發出黑芝麻豆輯,用椰絲代替白糖粉的豆輯等等,但萬變不離其宗,其成分、流程都一樣,只是包裝比原來更合乎衛生要求,更有文化內涵。
溯源:應是一種從海外傳來的糕點該產品究竟源于何地?何人發明?筆者通過對全國各地糕點的調查,迄今還沒有發現與靖海豆輯近似的產品,查找地方志也沒有找到相關文字資料。不過偶然看到香港美食家陳夢因先生撰寫的《食經》,書中記載:幾乎所有用植物葉子包裹的食品都來自馬來西亞。
由此,筆者認為,靖海豆輯應該是一種從海外傳來的糕點。這其中有兩個理由:其一,傳統的靖海豆輯制作成條狀,經刀切再用竹葉包裹,這種后期的制作方法和包裝方法在其他潮汕傳統食品中是絕無僅有的,也符合馬來西亞一帶的生活習慣;其二,靖海鎮位于南海之濱,建城于明嘉靖二十八年,正是明朝時期海洋航運最發達的時候。獨特的地理位置與便利的海洋交通條件,使靖海鎮成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的地理坐標,也成為外來人口集中的地方,形成了當地獨特的“百姓(氏)同居”的現象。當然也有大量的當地人流向海外,即當地人所說的“過番”(這里的“番”就是指現在的新馬泰一帶),所以,靖海豆輯應是當地人“過番”時從海外傳回來的一種洋糕點,經過改良加工后推出來的一種地方特色食品。
尋義:傳統產品賦予古老漢字新音義筆者通過多方查詢,終于在《康熙字典》末部找到輯字,音同須(xū)。義:米糧也。字典中還特別標明是引用于《海篇》。
那后來為什么變成“ jī(揖同音)”這個讀音了呢?筆者認為應該是受潮汕方言的影響而改變的。“ 輯 ”在這里應該是用力捶打、糅合的意思,動作的形容有如和面一般。“靖海豆輯”主要是把花生炒熟后用木槌敲碎,再按一定的比例和以面筋、麥芽糖等材料糅合切塊而成。僅就為了表達這個過程而言,可以用“揖”字。但我們的先人卻認為“揖”字里面所包含的僅僅是制作的過程,他們要使用的字必須是音、形、義的統一,所以便借用中國漢字形聲結合的特點,大膽地把“提手旁”換成了“米字旁”,強調它是一種食物,原來的讀音“xū”音大概也慢慢地演變成“jī”了。雖音義各異,但卻能活靈活現地表現這個產品的個性。
如果說靖海豆輯是外來產品與當地文化的結晶,那么“ 輯 ”字的使用則反映了潮汕古老的文明與深厚的文化底蘊,而靖海的傳統產品也給古老的漢字賦予了新的音義。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