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湫寶塔
夏糧豐收,熱火朝天。位于粵東沿海的揭陽港,大小船只穿梭如織,甚高頻調度高效有序,碼頭生產晝夜不停。7月19日,從遼寧營口運糧而來的“泰達6”輪順利完成卸載作業,緩緩駛離揭陽百達碼頭。自揭陽今年入夏以來(3月25日),海事部門已累計保障12艘次卸載萬噸以上糧食的貨船安全卸貨離泊。
揭陽港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也是廣東沿海地區性重要港口和地區綜合交通體系的重要樞紐。揭陽海事部門守晝夜、戰高溫、斗風雨,暢通“北糧南運”的“藍色通道”,守護糧食水上運輸安全、暢通、高效。
守晝夜 提供夏糧運輸“海事之聲”
“揭陽港是‘北糧南運’的重要節點之一,糧食通過公路、鐵路等運送到盤錦、營口等港口,再通過水路一直向南,大概一周的時間就可以抵達我們這里,然后再從這里輻射到周邊各地,這樣,糧食就從田間地頭走上了你我的餐桌。”揭陽海事局執法人員陳夢璇表示。
數據顯示,截止7月22日,在揭陽海事局等相關部門的全力保障下,今年已有400艘次運送小麥、大麥、玉米、稻谷、粟、黍、稷等糧食的貨船、433艘次載運米面糧油等散貨、件雜貨的集裝箱船安全靠離揭陽港,超過107萬噸糧食順利轉運。
據介紹,揭陽榕江橋區、渡口、叉河口水域較多,通航環境復雜,加之糧食運輸船舶重心較高,船舶夜間航行存在一定安全隱患。隨著“北糧南運”進入高峰期,水上貨運的運力和運量大幅增加,為了暢通糧食水運之路,為船企、糧企節約更多時間成本,揭陽海事局為夏糧運輸提供“海事之聲”——“全天候”的指揮協調,提高船舶周轉效率。
在船舶抵離港前,船方通過線上方式向海事、港口等部門提供材料,海事部門提前掌握糧食運輸船舶進出港信息,全時段運用監管指揮系統、CCTV等智慧海事手段對船舶實行動態跟蹤,實時通過短信、電話、甚高頻等對運糧船舶“一對一”發布航經橋區水域安全提醒和氣象預警信息,實現點到點、點到面、全方位的信息服務,高效保障夏糧運輸船舶航行、錨泊、靠泊安全。
戰高溫 落實運糧船舶“望聞問切”
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三夏”大忙。為保障夏糧顆粒歸倉,大批糧食物資疏運要求緊迫。但正值暑夏時期,船舶裝有大量的機械設備和電氣設備,長期處在高溫環境下,容易出現過載、短路等情況,從而引發火災。
6月17日,“江遠6”輪在揭陽港紅東碼頭完成12115噸玉米卸貨作業,順利離泊前往下一個糧食裝載點。7月7日,從遼寧營口運糧而來的“恒通達”輪在揭陽漁湖碼頭卸載10350噸玉米后安全離泊。
夏日高溫炙烤,為保障夏糧運輸安全,海事人員頭頂烈日通過舷梯登上貨船,緊盯“船舶適航、船員適任、貨物適運”關鍵點,對糧食運輸船舶進行現場監督檢查。
“我們重點對運糧船舶超載、船舶配員、消防設備、機電設備、防污染設備、船員實操能力等內容進行現場檢查,對檢查出的違章行為和隱患缺陷及時督促船舶進行糾正,堅決杜絕運糧船舶“帶病”作業,確保夏糧運輸船舶有序運營。”揭陽海事執法人員林南國表示。
斗風雨 加強巡查巡航“藍色通道”
7月25日至27日,受今年第三號臺風“格美”外圍環流影響,榕江水域有強降雨過程。25日,運著小麥、大米等集裝箱貨物的“弘泰627”輪緩緩駛入港口。隨著纜繩的緊繃,貨輪穩穩地停靠在泊位上,一場雨水見證下緊張而有序的集裝箱卸貨作業就此開始。
“弘泰627,請注意接收氣象信息,落實防臺安全措施”,海事執法人員林衛澤迎風站在該輪停泊水域不遠處護航的海巡09676上,通過甚高頻對運糧船舶進行安全提醒。應對臺風“格美”,海事部門加大電子巡航以及現場巡航巡查力度,聚焦揭陽港糧食運輸重點水域,檢查橋梁標志標識及航標等助航設施完備情況。
夏季高溫頻繁、雨水偏多,臺風、雷雨以及高溫等惡劣天氣交織,而水上貨物運輸效率及安全直接關系經濟成本,特別是糧食運輸更要求快進快出。
據介紹,揭陽海事部門秉承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工作理念和“立服務于監管之先”的為民宗旨,在前期調研和整理分析轄區船舶監管概況的基礎上,多次組織召開防臺工作研討會,就完善各船型防臺監管服務機制進行交流研討,并形成防臺工作指南,全力保障“北糧南運”“風雨兼程”。
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守護好糧食的水運之路是海事部門責無旁貸的使命職責,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具體實踐,揭陽海事局將立足大食物觀,持續強化風險意識、細化隱患排查,持續提升糧食安全運輸服務保障能力,護航水上好“豐”景,以海事鐵臂全力守護“大國糧倉”的“藍色通道”。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