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湫寶塔
作者:林繼宗
五十多年了,不論職業發生什么樣的變化,也不論生存狀況如何,總還一直徘徊在文壇的周邊,對文壇始終有著深深的情結、綿綿的思緒和淡淡的惆悵。
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當汕頭市作家協會剛剛成立之時,只有三十多歲的我,竟然有幸被選為市首屆作家協會的副主席兼秘書長,并且,那是在兩百多位作家中沒有候選人的海選。那時候,也曾經躊躕滿志,總想做出一番像樣的文學事業來。生活和現實使我漸漸領悟到:文學乃是愚人的事業,是沒有盡頭的長征,是苦行僧的衣缽,是寂寞者的行吟,是孤苦的學生做不完的功課,是擁擠不堪而又成功率極低的獨木橋,而且永遠領不到畢業證書。
對于文學,我不敢言“無意插柳柳成蔭”,卻敢說“有心栽花花不發”。 六十多年就這樣平平淡淡地過來了,然而,平平淡淡才是真。對于文壇,對于文友,我有幾句真話想要說說。
對于文學,我始終認為:她是理想的寄托,精神的支撐,心靈的凈土和生活的樂趣,而并非謀生的手段,也沒有多少功利與實惠。
從全國范圍來說,許多作家至今仍然過著清貧的生活。而就汕頭市和潮汕地區而言,我還沒有發現哪一位作家可以完全依靠寫作過活。事實上,就是在號稱“金元帝國”的美國,真正靠寫作發財致富的作家也并不多多數作家并不富裕,不少作家甚至還比較清苦。
盡管如此,文學對于人生,仍然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與價值。世界上許多卓有成就的名人,都愛好甚至傾情于文學,在事業取得成就的同時也贏得了文學的素養與成就。俄羅斯科學家羅蒙諾索夫同時是語言學家和詩人,著名作家卡夫卡和契訶夫分別出身于律師和醫生。陳省身、楊振寧、李政道、華羅庚和蘇步青這些著名的數學家、物理學家都愛好文學,并有良好的文學素養,他們甚至在古典文學和詩詞方面有著很高的造旨。當然,文學在他們心中是一片可愛的凈土,一支精神的支柱,寄托著美好的理想,為他們繁忙的工作與緊張的生活帶來高雅的樂趣。
幾十年來,我一直關注著一種令人十分痛心的事實:不少原本很有才華、很有希望的文學青年,因為種種原因,在文學的漫長道路上半途而廢了。有的人文學生命甚至非常短暫,匆匆地開花,尚未結出果來,便凋零而成落英,化為令人心痛的泥土,在霏霏的霉雨中依稀散發著淡淡的清香。
我想,在半途而廢的文學青年中,并不缺少日后能夠成長為文學的參天大樹的人才。為未必成,但不為必廢。他們為什么要半途而廢呢?或許為著生計,或許為著別的前途,或許興趣已經發生了轉變,或許放棄是一種理智而果斷的選擇……只是我總覺得,對于有才情的文學青年來說,完全放棄文學是殊為可惜的事情,至少應當將文學作為業余的興趣一直保留下來,讓自己的心靈永遠不失去這片淡泊明志的凈土。
在汕頭市有才情的文學青年中,半途而廢的以男性居多。于是在目前的作家隊伍中,尤其在 30 歲至 45 歲這一年齡段,出現了比較明顯的陰盛陽衰現象。為什么會這樣呢?我想,在這一年齡段,或許男人們承受的經濟壓力更大些,他們上有老,下有少,家庭更需要他們集中精力從事有經濟收入的勞動,他們的當務之急依然是養家糊口呢。生活的實踐表明,他們的選擇或許是明智的、正確的,只是難免留下或深或淺的遺憾……
現在想起來,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也是非常現實的選擇。在現階段,在市場經濟的社會里,文學青年和其他青年一樣,謀生仍然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僅靠文學能夠謀生么?為著謀生,文學青年同樣首先必須做工、務農、經商,或者從事其它什么行業的工作,然后才能養文。因此,以工養文以商養文,等等,乃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在美國,在歐洲,在日本,在東南亞各國,到處都是如此。那么,在中國,在廣東,在汕頭,不也正是如此嗎?
每一位作家,或者文學愛好者,一般來說,在其文學創作道路上,都有起點,頂點與終點。我總是衷心地希望:起點早些,頂點高些,終點晚些,最好沒終點,或者說終點出現在生命結束的時刻。這樣,在他臨終的時候,他就可以問心無愧地說:“我終生用心追求著文學。文學是我終生的伴侶,是我理想的寄托,精神的支撐,生活的樂趣,是我心靈中的一片美好的凈土。”
下一篇:沒有了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