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沒有不愛的薄殼迎來最肥美的季節!
潮汕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和鮮明的地方特色,民俗是其中最具特色的組成部分。即使在生活發生著翻天覆地變化的今天,潮汕地區依然保留著很多傳統民俗,有時候還會加入一些現代元素在里面。時值農歷七月,記者從民俗專家處了解到,這是一個在潮汕地區民俗活動較集中的月份,七夕演繹愛情神話、公婆生祈求小孩平安,成人禮“出花園”、七月半“祭孤”……這些節日不僅僅是一種文化符號,更釋放出濃重情感與意義。
紀念“阿婆生”:祈求小孩平安
剛剛過去不久的農歷七月初七是人們最為熟識的“七夕節”,也是漢民族文化中傳統的“乞巧節”。在潮汕地區,七夕還有著另外一層含義,人們稱這一天為“阿婆生”,或叫“公婆生”。
聽到這個說法,很多人會以為“阿婆”指的是家里的長輩。民俗專家介紹說,其實,所謂的“阿婆”是相傳在古時候潮汕的一位婦女,她因愛惜四鄰嬰幼,并樂為街坊看管小孩,且在哺兒育女和調教孩子方面有一套獨特的本領,深受大家的愛戴。
據說,阿婆死的那天正好是七月初七,按理來說應該是忌日,但因民俗對死有所忌諱,便將這天變為阿婆的生日,稱為“阿婆生”。在這一天,潮汕地區有小孩的家庭會在家中供奉祭拜阿婆,一直到孩子虛歲十五歲“出花園”的時候。
“出花園”:潮汕孩子的成人禮
說到“出花園”,便是潮汕地區廣為人知的一項民俗儀式,可說是潮汕孩子們的成人禮,如今這項習俗已被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出花園” 一般在農歷七月初七乞巧節或是七月十五中元節(或另擇日)為家中十五歲(均計虛歲)的孩子所舉行的,在很多潮汕人的童年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市非遺保護中心辦公室主任莊慶生告訴記者,“出花園”有著一套非常復雜的流程,每一個細節都有它的象征意義,不僅潮汕地區各個地方的程式不同,而且男孩女孩的“出花園”流程也不一樣。在汕頭,“出花園”的基本程式包括問卜占卦、沐浴更衣、拜公婆神和花公花媽、吃“頭彩食”等。沐浴的浴桶需要放入石榴花、百合花、狀元竹等12樣鮮花,每種都需要成對。
孩子需要穿著新衣服、紅皮木屐。祭拜的物品須有豬肝、青魚、甜豆腐、整雞等等。這一天,“出花園”的孩子還得躲在屋里,習俗上是“避諱”,但實際上是要他(她)從此不貪玩耍,做個循規蹈矩的人。
“出花園”的程序相當復雜,很多人難以記住完整的流程。因此在現代,“出花園”的儀式在很多家庭中被簡化,有的還被注入了嶄新的元素。如有的家庭會選擇在餐廳酒樓里擺“出花園宴”,用時尚的紅色鞋子代替傳統的紅木屐,送給孩子的禮物也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新潮了起來。
中元節:祭祖施放物資助貧
農歷的七月十五是中元節,潮汕人俗稱“鬼節”、“七月半”、“祭孤”。在潮汕地區,這一天的隆重程度僅次于春節和清明。人們通過祭祖、搶孤、放焰口、演戲、游燈等民俗活動,表達對祖先的緬懷之情。
潮汕地區在中元節的時候有施孤普渡的習俗,人們往往會在街頭巷尾搭起法師座和祭孤堂,設起普渡壇,普渡壇中央懸掛著“盂蘭盆會”的橫幅或三官大帝像。祭拜后,主持人便將祭品等向棚下拋擲,讓那些貧苦者搶奪,這叫做“搶孤”。近幾年來,潮汕不少鄉村中元節施孤普渡較以前大為簡化。汕頭有眾多善堂,中元節這一天往往是善堂最忙碌的時候,人們不僅忙于祭拜活動,還會向貧困群眾發放物資。
由于潮籍華僑遍布世界各地,很多地方的潮人鄉親也會在中元節這天,在他們所居住的城市舉辦盂蘭勝會等活動。在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地,盂蘭勝會尤為盛行,這些傳統民俗成為海外華僑與家鄉聯系感情的紐帶,也是潮汕文化廣為傳播的見證。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