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烏橋島與其他城區一樣,歷經了諸多變幻,這里是舊城風貌的集中體現,曾經是毗鄰潮汕百載商埠商業中心小公園的次中心,是城市歷史文脈和商業傳統重要的載體之一,這里的巷名具有獨特的文化寓意,或出于民俗、或出于行業,記者近日探訪烏橋島,采訪老城市民,對烏橋的街巷名進行一番探究。
同濟三直路 島上唯一石板路見證滄桑
同濟三直路經歷了許多風風雨雨,見證了烏橋島的歲月滄桑,它看似尋常,卻耐得住時光的磨礪,是烏橋島上唯一的石板路,由于年代久遠,石塊被市民的腳板磨得光光溜溜。據老烏橋人郭伯介紹,石板路修建于1976年,至今已有41年的歷史,當初這些石材來自礐石的原紅陽石場,由于是近海的海石,所以比較堅固。
據烏橋煥金社區居委會的工作人員介紹,同濟三直路一共有157塊門牌號,石板路全長七八百米,寬約6米。在同濟三直路的路頭,有一座西式建筑風格的教堂,因為是危房,門窗已經被磚塊封閉起來,而外墻的榕樹根已經伸進了墻里,形成了一堵樹墻。居委會工作人員帶記者來到一處離地面幾十厘米的墻角,記者發現,在墻體地基上依稀可見“民國二十五年”的字樣,據工作人員介紹,這座教堂落成于1936年,當時除了供烏橋島內信徒禮拜外,還提供簡單的醫療服務并參與一些扶貧濟困活動。
烏橋素有“貧民窟”之稱,解放前,這里的居民大都居住簡陋的板棚屋,以編竹器、做木、捕魚、搬運、打鎖匙、補鍋鼎等粗重或簡單小手藝為業。77歲鄭伯家住同濟三直路147號以補鍋補鼎為生。他告訴記者,1960年他就住在這里,至今已有57年了,“10多歲時,我就承接祖輩的手藝從事補鍋行業,以前干這一行的有100多人,如今老師傅們都不在人世,現在有這手藝的僅剩我一人了。”鄭伯告訴記者,以前一天最多可以補20多支鍋,如今市民都用不銹鋼材料,50多歲時,他就沒有從事這個行業了。
振球巷 由地勢最低洼的“塭肚”填平
在烏橋島振球巷一帶穿行,這里的巷道居多不足一米寬,振球巷由振球后巷、振球右巷、振球左巷和振球左巷尾組成。振坤伯的家位于振球后巷12號,是一座已有31年樓齡的三層獨棟小樓。他告訴記者,這一帶原來是烏橋最低洼的地方,俗稱“塭肚”,后來祖輩在這里填平地基建造房子。
振球片區是烏橋一處極富有名氣的片區,談及“振球”一詞的由來,振坤伯告訴記者,實際上“振球”是汕頭民國時期的一家罐頭廠和醬油廠。“這里原來有一個振球醬油廠,所以這一帶就以‘振球’為名”。據了解,振球罐頭廠于1917年創辦,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振球罐頭廠轉型為振球醬油廠,在二馬路尾德仙里繼續生產。從現在振球片左巷、右巷的范圍上看,當初的振球醬油廠規模不小,也是烏橋商貿文化的一處地名留存。“原來我住的房子是振球后巷7號,幾年前改為振球后巷12號,此外,烏橋很多巷道大多以廠名命名”,振坤伯說。
記者采訪了解到,烏橋島鼎盛時期工業企業有60多家。當年盛極一時的工業中心如今卻顯現出破敗的面貌,那些破敗的貝灰屋很多早已人去樓空,留守者多為老人或特困戶。
廈嶺街 通渡口前往光華埠廈嶺媽宮
在烏橋島,廈嶺街是一條比較大的巷道。以前這一帶是一片田地,據老烏橋人陳伯介紹,這以前是一條通渡口前往光華埠廈嶺媽宮的路,原來叫廈嶺路,后來改為廈嶺街,“廈嶺街盡頭原來有一座雨亭,兩邊還有石椅供過往的行人休憩,等候渡船的到來”,70多歲的陳伯回憶說。
據了解,上世紀40年代,廈嶺街兩邊都是池塘和田地,這里的房子是經過祖輩的努力填地建起的,“當年這里兩邊都是田地和池塘,是祖輩們在這里開始搭起簡陋的“更棚”,后來逐漸把池塘填為平地,在這里建起房子的”。陳伯告訴記者,他原來住的老屋為三層高的貝灰房,是自己建造起來的。
“這里原來是一片荒地,先輩逐漸建起房子在這里居住聚集,當時由于處在小公園附近,屬于商業次中心,這里的商貿也很發達,烏橋島很多棧巷均以鋪號命名,比如陶金玉巷就是陶金玉這一家陶瓷公司的棧巷,和利棧內就是和利號的棧房,而明發棧巷則是民國時鄞明發所租賃的棧房等”。烏橋島的曾經輝煌的歷史,讓每一位老烏橋人為之傲嬌。
▲此文章圖文來源:汕頭特區晚報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